繼《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》于2020年1月1日正式施行,與之配套的法規也相繼“落地”,其中《化妝品注冊備案管理辦法》于1月12日正式發布,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,細化落實了化妝品、化妝品新原料注冊人、備案人的責任義務及準入條件,加強對產品責任源頭監管。伴隨著化妝品行業“新根本大法”和配套法規的施行,化妝品上游產業鏈的變化也將最為明顯和深入。
而2020年6月《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》正式發布前后,化妝品上游企業的新布局就已經拉開了序幕。
自2014年6月30日起,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生產企業需要在產品上市前,按照《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要求》進行網上備案,2015-2019年的化妝品備案數除了2016年有所下滑外,都在持續上升,到2020年,則下降近10%,一方面是企業或多或少受疫情影響,上新速度繼續放緩,另一方面則是在監管趨嚴下被注銷的產品數量、優勝劣汰產品的增加。
從月度備案數來看,2018年備案數最多的是7-9月,有明顯的秋冬季新品上市潮;2019年備案數最多的是12月、9月、11月,既有為第二年的開年上新蓄力,也有傳統秋冬季上新的延續,5-8月的備案數也不少;2020年是8、9、12月,其中8-9月既是疫情被逐步控制后的復工熱潮和消費熱潮驅動,也是為秋冬上新準備,12月則是企業趕在新條例施行之前,多做產品儲備。
從2020年化妝品備案數TOP20品類看,面部精華、面膜、面霜延續了2019年的備案數量領先優勢,其中又以面部精華的數量一騎絕塵,上新熱情最為高漲,競爭激烈。在數量上,2020年備案數前六的品類,都較2019年有所下降,口紅由2019年的第七變為第九,依然是彩妝品類中備案數量最多的子類;其次是唇釉和眼影。沐浴露、護發素、護手霜則逆勢上漲。
社交媒體的飛速發展,在化妝品成分和功效的教育上發揮著重要作用,進一步推動成分黨的壯大,反過來又推動上游加大在功效成分上的投入和宣傳。從2020年熱門成分備案數及變化看,二裂酵母發酵產物溶胞物、富勒烯、神經酰胺3的漲幅比較大,尤其是二裂酵母發酵產物溶胞物的備案數相較2019年漲了140%+,而這個成分正是很多大牌精華熱捧的功能性成分,踩著多個風口向上走。
2017-2019年,幾乎成為護膚標配的透明質酸鈉的備案數一直上增長,但是在2020年出現了負增長。作為美白明星成分的煙酰胺的備案數,2017-2020年持續上漲,漲幅分別為40%+、30%+、50%+、9%。
可以發現,修護產品中常用的積雪草的備案數,在2017-2020年同樣持續上漲,漲幅分別是70%+、40%+、50%+、10%。美白常用成分光果甘草根提取物2020年的備案數同比增長8%,在2017-2019年的漲幅都超過40%。常在凍干粉中出現的寡肽-1,2020年的備案數下降了4%。
具有很好修復、抗衰、保濕多重功效的神經酰胺 3,2020年的備案數同比增長11%,2017-2019年的漲幅都在50%以上,保持著良好的上升勢頭。
科技感強的抗衰明星成分富勒烯,2020年的備案數同比上漲25%,這個數字在2017-2019年分別是80%+、230%+、300%+,非常強勁。
伴隨著新條例的施行,新原料迎來發展春天,意味著將有更多功效新原料和消費者見面;要求化妝品的功效宣稱應當有充分的科學依據,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概念性添加。
轉載自:中國美妝網
免責聲明:本網站所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轉載文章旨在知識分享,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聯系我們刪除!